[ 来源: 校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5-15
【编者按】迎评促建,说出你的故事。近日,党委宣传部推出“凝心聚力 迎评促建”专栏,讲述身边的师生故事,让榜样的力量感召广大师生,持续点燃大家对教育部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作评估的关注热情,努力营造“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浓厚氛围。
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有一名叫张来鹏的年轻辅导员,他负责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200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管理工作。他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处事方式,提升教育态度和亲和力,用“将心比心”赢得“以心换心”,学生们为他做了大量“表情包”,亲切地称他为“莱莱”老师。

张来鹏召开主题班会,为学生做安全逃生专题培训。
“学生安全无小事”
安全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了解学生动态,做好谈心谈话,关注重点对象思想动态,才能保证学生工作“不断线”。“学生安全无小事”,张来鹏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落实在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日常具体工作中。他建立全面的动态跟踪机制,深入学生宿舍、教室,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把任何能引起学生安全事故的种子都扼杀在萌芽状态。
学生王飞(化名),自入学以来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入学后与新舍友发生龃龉而产生心理情绪波动,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张来鹏知晓后立即深度走访学生寝室,通过多种办法,成功调解学生宿舍关系。张来鹏意识到王飞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其日常表现进行重点关注,每次走访学生宿舍,都要主动攀谈,重点关心和了解他的生活和情绪。
“老师,王飞在寝室受伤了!”某日,张来鹏突然接到学生的紧急电话,他立即对来电学生进行临时应急处置指导,避免王飞伤情扩大,再拨通王飞电话,安抚他的情绪。张来鹏跑到校医室,找来应急止血医疗用品奔赴王飞寝室。应急包扎后,张来鹏迅速驾车,将王飞送往医院做进一步处理。一路上,张来鹏像朋友一样同王飞轻松地聊天,了解其自伤行为的真正原因,并从王飞的角度同情和理解他内心的困扰和挣扎,“我也和你有过同样的困扰,但是我却不赞同伤害自己”,张来鹏回忆时说,他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在与王飞的同学、朋友、家长等多方沟通和了解后,张来鹏将王飞的情况汇报学院,并向家长建议,让王飞休学一段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在王飞休学期间,张来鹏多次致电其父母,交流其在校的表现和同学的评价,并了解王飞在校外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分析王飞的心理成长路径,力求做到家校合力,帮助王飞尽快走出阴霾。

辅导员张来鹏与学生干部分享开展学生工作的经验。
“我是老师,我在,学生们才更安心”。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肆虐海南岛,张来鹏与同学们始终待在一起。他驻守学校综合楼,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视为首要任务。当一层大厅玻璃在狂风压迫下爆裂时,为保证学生安全,张来鹏同财经学院退役军人王绥翔同学默契值守于一楼大厅两侧,避免学生经过门廊造成伤害,并多次对楼栋大厅内AED设备进行抢修关闭。“我是老师,也是党员,王绥翔同学是退役军人,有体力,应变能力强,我们俩去比较合适。”
面对几十年一遇的台风,一些从未经历过台风的同学显得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参加抢险。“避险是第一要义,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来鹏说,只要我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普通学生冲上去。
台风当夜,一些学生的宿舍遭到破坏,无法住宿。张来鹏将自己的住处作为临时安置点,在学生干部的协助下,连夜将10余名同学转移安置,直至台风过境。“莱莱老师是个英雄”,学生郭佳琦竖起大拇指,这样总结心中的张来鹏。
张来鹏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赢得学生的广泛尊敬和信任,获得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抗击超强台风“摩羯”优秀共产党员荣誉、2025年度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共产党员先锋岗等荣誉。
在思想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张来鹏深刻认识到党团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为主线,贯穿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及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
自入职以来,张来鹏与院团委书记安奕旭紧密协作,创新构建“双导师”制度。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引导青年学生提升组织协调、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全方位、精准化指导,有力推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其间,张来鹏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培育青年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号召,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杯文创设计”活动中,张来鹏引导学生践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理念,主动承担活动策划、执行与管理工作,有效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与责任担当,共同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张来鹏(左四)组织召开天工“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党员代表大会。
作为天工“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来鹏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进程中,严格遵循党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推动思政工作与青年学生生活深度融合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团工作与学生社区管理的融合路径,全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带团建育人阵地。他通过党团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学业帮扶、志愿服务等系列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青年学生日常生活场景,切实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通思想育人“最后一公里”。
做学生“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人”
学生宿舍里发生矛盾如何解决?有同学恋爱分手情绪崩溃怎么办?凌晨有人发病需要送医得找谁?大学生怎么样贷款才安全?……“孩子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我希望我能成为他们遇事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人。”张来鹏坚信,辅导员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才能信服于学生,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感染学生,要有过硬的综合能力才能指导学生。
为此,他以“四个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努力做到“能说”,运用精准恰当、朴实贴心的表达,与学生沟通交流,传递思想与关怀;努力做到“会写”,撰写各类文章材料,以文字凝聚智慧、指导工作;努力做到“能唱”,以激昂奋进的时代主旋律激发大学生的青春热情,引领其精神成长与价值追求;努力做到“会悟”,提高共情领悟力和表现力,深度融入学生群体,在其困惑迷茫时给予热心帮助,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拔节孕穗’期,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辅导员更要有坚定的信念、鲜明的立场、真挚的情感和暖心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感化学生,才能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当代青年”张来鹏说。
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张来鹏组织成立学习帮扶小组,鼓励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成对子,共同进步;针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在学生面临职业规划困惑时,结合自身经验和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在处理学生宿舍矛盾等问题时,深入了解情况,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温和的方式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同学们的“小事”,经过张来鹏一件件地“说”、一桩桩地“跑”、一点点地“干”,都得到了圆满地解决。“莱莱老师,对我们很用心,他像家里的大哥哥一样保护着我们,照顾着我们,很有安全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刘宇说。

张来鹏(右五)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图为张来鹏与学生在篮球场合影。
“从我的本职工作出发,以塑造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为核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管理和服务工作”谈及助力学校职业本科教学工作通过合格评估这件事,张来鹏说心里有许多“盘算”,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答、榜样引领学习教育等活动,营造氛围,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把迎评促建作为学生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多管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学风建设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一份助力。(党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