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2.专业代码:310209
3.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4.学历层次:本科
5.基本修业年限及学位: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6.职业资格及技能等级证书获取:学校实施“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2021级职业本科试点专业学生,获取人工智能HCIA初级认证、人工智能HCIP中级认证、CDA数据分析师初级等其中至少一项职业技能证书,同时还需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与大学生英语等级证书。大三、大四期间参加其它爱好培训技能考证。即获得1个学历证(本科+学位)+3个技能证书方可予以毕业。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具备一定的AI技术研发、智能产品设计、AI技术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与应用研发、数据处理与分析、软硬件系统集成与运维、技术咨询与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定的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5)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1项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能够应对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能够美学、文化等人文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7)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2.知识要求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2)掌握计算机应用、简单设备工具维护及智能应用相关的知识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人工智能所需软件的基础知识。
(3)具有计算机学科要求具备的基本硬件、软件、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具有人工智能专业需要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需要的基础数学知识;具有数字化、智能化中的数据收集、信息处理、模型训练核心知识。
(4)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具有编制实施质量管理规划,质量评价、控制与改进、质量统计分析、安全管理、环境与可持续性等能力。
(5)掌握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导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6)掌握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与算法原理,具备智能系统设计、模型训练与优化、自然语言处理及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等能力。
3.能力要求
(1)能够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工具和技术,准确识别和表达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包括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定义问题的范围和影响,以及使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来形式化问题;
(2)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具备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的能力,能够分析智能系统生产过程,制定智能算法应用规划,编写智能系统部署文档,实现设计与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集成;
(3)了解常用和前沿的智能硬件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具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智能硬件、设计智能设备接口与集成方案的能力;
(4)理解人工智能伦理与法规要求,掌握智能系统质量评估标准,具备制定智能系统质量管理计划,进行智能系统性能评价、质量控制与改进,以及智能系统数据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管理和智能检测等能力;
(5)掌握一定的工程方法和管理策略,具备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领域从事中高端智能系统开发或提供中高端智能服务的能力,具有从事产品设计、工艺方案设计、生产过程监控、现场管理、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和现场创新的能力;
(6)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先进制造领域数字化技能;
(7)具有参与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技术规程、技术方案及标准的能力,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创新、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
(三)就业面向
专业
名称
(代码) |
所属
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310209) |
电子与信息大类(31)
|
计算机类(310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专业技术服务业(74)、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75)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2-02-10-09)、人工智能训练师(4-04-05-05)、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6-31-07-02 ) |
人工智能数据处理、 产品实现、应用集成与运维等岗位群
|
人工智能训练师、华为人工智能开发者认证证书、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鼓励学生取得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等级(中级或高级)证书,并实现学历证书相应学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相互认定与转换,促进学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